首页 | > 一线传真 > 项目建设 |
珠江潮起千帆竞 白云山下写春秋
——华南分公司广州白云站项目施工侧记
珠江的碧波映照着岭南瞬息万变的云影天光,流动的画卷上,时而磅礴如万马奔腾,时而瑰丽似锦绣铺陈,这是千年商都最灵动的注脚。广州,这座活力四射的南国之城,真正让人心潮澎湃、为之震撼的,不仅仅是这得天独厚的天际线,更是白云山下那群“可爱的人”栉风沐雨的坚守。
粤港澳大湾区“超级车站”广州白云站地处白云区西南端,毗邻白云山,于2017年3月获批复建设,总建筑面积约153万平方米,站房建筑面积45.4万平方米,站场规模11台24线,串联京广高铁、京广铁路、广梅汕铁路、广茂铁路等多条铁路干线,是亚洲最大的铁路综合枢纽之一。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大湾区内的铁路网络布局,提高区域内部的互联互通水平,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。
华南分公司广州白云站项目承建新建白云站(棠溪站)及白云站配套房屋和相关设施的建设、改造工程。自2019年进场以来,该项目团队努力克服时间紧迫、任务繁重及交叉作业干扰频繁等挑战,高质量完成了各项节点目标。
沿着工程建设的轨迹回望,建设者们仿佛能听见钢筋碰撞时的金属鸣响,能触摸混凝土凝固时的淡淡温热,甚至能闻到焊花炸开后那股带着铁锈味的烟火气。一个个春秋冬夏,一盏盏万家灯火,见证了他们服务国家战略、助力湾区发展的足迹。
“超级车站”闪耀登场 “五个小单体”环拱相护
2023年12月26,新华社报道,由始建于1916年的棠溪站升级扩建而成、面积相当于4个广州南站的“超级车站”广州白云站投入运营,进一步完善了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体系。
图为车辆驶出大朗客整所盖下临车整备棚(李金雨 摄)
广州白云站项目承建该站配套设施“给水加压站、真空卸污房屋、垃圾转运站、公安综合楼、军田TVDS探测站”等5个生产生活房屋。施工中,由于真空卸污房、给水加压站部分支模高度超8米,存在一定难度和风险,项目团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,编制高支模施工方案,同时进行专家论证,最终采用盘扣架支撑体系,确保了支架安全稳定。
公安综合楼作业所处地层多为粉砂层及砂层,地下水丰富,溶洞极其发育,呈不规则分布,成桩难度大。在推进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时,项目团队综合考虑多种因素,采用全护筒跟进的施工方法,保证了现场成桩质量,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,为后续主体结构施工创造了有利的场地条件,为同类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。目前,白云站站房的安保系统已整体接入此楼,确保铁路及乘客的安全。
列车4S店:铁路线上的“健康管家”是这样“炼”成的
大朗客整所作为新建广州白云站项目的重要配套工程,承担列车维护、检修及整备功能,被称为“列车4S店”,建成后将成为广东省最大客车整备基地,提升白云站运力。
图为广州白云站项目大朗生产生活综合楼(张婕 摄)
大朗客整所分为两个阶段建设,该项目承建一阶段污水处理房屋、给水加压站、外皮清洗装置控制室及轮对踏面检测棚等四个配套生产生活房屋,于2024年6月30日投入使用。
据项目负责人介绍,配套小单体之间呈线状分散分布,现场交叉作业多,施工场地复杂,施工难度大。其中,轮对踏面检测棚在走行线上进行整体道床施工时,不仅要在接触网带电前完成钢结构棚安装,还要为设备安装预留作业面和作业时间,加上受广州连续降水的影响,现场施工面临巨大挑战。
为按时完成施工任务,施工前,项目团队对“轮对踏面检测棚”进行BIM建模,全过程把控施工流程及工程质量,将智能建造应用到现场施工,全面统筹资源配置、生产工艺、施工管理等,在保障质量安全的前提下,抓进度保交付,推进完成各项节点目标。
该项目还承建大朗客整所二阶段11幢配套生产生活房屋,涵盖大朗生产生活综合楼、大朗洗涤整备综合楼、真空卸污房等重点工程及对应红线范围内的硬化、绿化、管线、建构筑物等,总面积达8.3万平方米,以及盖下的整备库、临修库、辅跨和存车场的机电安装、消防工程、设备安装等,总面积12.9万平方米。工程体量庞大、功能复杂、标准要求高。
其中,大朗生产生活综合楼作为项目重难点控制性工程,总建筑面积53267.3平方米,施工难度大,安全风险高。该综合楼地处岩溶极其发育地区,地基稳定性差,进行桩基施工、基础开挖时易引起地面沉陷或桩机陷落事故。为此,项目团队群策群力,深入研讨,最终采用“冲击钻与旋挖钻”相结合的施工工艺,成功攻克了岩溶地区桩基施工难度大的挑战。另外,该综合楼开挖区域地质为淤泥质粉质黏土,地质条件较差,且施工期间正值雨季,地下水位较高,基坑的最大开挖深度达6.8米,项目团队采用了“放坡结合SMW工法桩、竖向斜撑以及被动区三轴搅拌桩加固”的综合支护方案,满足了抗倾覆、抗隆起、抗渗流、抗突涌等稳定性要求,减少了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。
“临时诊所”的建设 既要跑得快 更要跑得稳
机务段改造工程同样是二阶段施工的“拦路虎”之一。据项目负责人介绍,该工程涵盖既有围墙拆除清运,救援列车棚拆改,股道自动化改造等内容,用于救援及存放列车,是列车旅途中的“临时诊所”。其施工区域紧邻京广上行线,大型机械、人员、材料与高速运行的列车同步“赛跑”,建设者一边要加紧施工,一边还要维护铁路行车安全,确保火车运行跟工程建设“两条腿”不仅跑得快,还跑得稳。
图为江村站北区生产楼(曾彬 摄)
面对施工中涉及的既有线路多、难度大,有效施工时间短,安全风险高等现实因素,项目团队采用隔离墩、防护网等实施“硬隔离”,有效防止了施工机械和人员侵入限界;对挖掘机、铲车等大型施工机械实施了“一人一机一防护”,有列车通过时立即停止作业,严防侵入正线;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,集思广益,不断优化封锁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方案,同时做好封锁施工中现场负责人、驻站联络员、现场防护员的联防联控,形成坚实的安全防护网络。
为保证线路设备的安全和列车的正常运行,项目团队在“天窗点”内见缝插针。为更好地服务施工现场,利用好夜间“天窗”作业时间,该项目部成立先锋小组、机动小组、安监小组、后勤小组,为快速施工保驾护航。“夜间施工不打紧,就是遇到急需的材料,我们只能骑着电动车一家一家敲门采购,但幸好是分工协作,各司其职,这样既不会耽误作业时间,还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。”机动小组成员如是说。
白云站通车前夕,该项目还曾参建过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“安优线”建设项目控制性工程——总建筑面积4284.86平方米的江村站北区生产楼,他们以“用时140余天,平均4天建设一层楼”的速度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。目前该生产楼已投入使用,为广铁集团部分职工提供办公和住宿服务。
思绪回溯至那些个通宵达旦、争分夺秒的时刻,一束束闪亮的探照灯此起彼伏,焊花四溅犹如璀璨的烟花,大干的吆喝声、机械的轰鸣声此起彼伏,白云山下,那群“可爱的建设者”,他们用汗水与坚守铺展成一卷卷无声的画,每一道笔触都洇着时光熬酿的执着,晕染着晨昏交替的轮廓,最终在时光的陈列馆里,成为勇往直前的勋章,为描摹大湾区的交通蓝图贡献力量。